<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臺灣航港局:船舶限制離岸距離最快年底前上路 | 航運界

    “德翔臺北”貨輪3月擱淺于石門海域,為10年內同一海域第3起輪船事故,日前本報獨家報導交通部將視必要微調航線,交通部航港局今天正式宣布,本月起展開研議規范船舶航行于臺灣海域離岸距離,最快年底前上路。

    航港局指出,“德翔臺北”擱淺后,船身斷裂造成油污外洩,整起事件起因為船隻失去動力,漂流至石門外海而擱淺,當時船隻若能擴大離岸距離,應有更充裕時間進行緊急應變,或許可避免遭海流帶進淺礁區并擱淺。

    有鑑于此,航港局今天宣布,將邀集國內專家學者進行座談、研究,依海域交通密集度,檢討分道航行、離岸距離,以及藍色公路畫設管理、繪設警戒危險海域等議題,并配合船舶自動辨識(AIS)系統落實有效動態管理。

    另外,航港局也將評估繪設安全航道可行性,朝繪設臺灣各商港間適于通行航道,或制訂限制離岸航行最短距離等方向,進一步規范。

    航港局副局長李云萬表示,目前僅各港口規范進出港遵行方向、分道航行等,僅限于港區范圍內,港外則無規范;船隻離港后,現行法規并無明文限制航線,僅依慣例離岸至少2海里遠,由船公司或船長依照海圖、GPS航行。

    航港局表示,船隻航行雖有基本避碰等指導規則,以及水域是否適合航行等原則,但只要符合吃水深度、不會觸礁等條件,船隻通常儘量節省航行距離,且離岸較近可以減少受風面、避免受強烈季風吹拂而難以航行。

    航港局指出,希望在合乎安全并兼顧洋流、風向等要素下,訂定航行離岸適當距離。李云萬表示,本月就會展開座談、研究,可望于3個月內完成初步成果,最快年底前上路實施,預計將以行政規則方式處理,確保航安。

    但李云萬強調,目前僅限于初步構想,仍待與專家學者、航運業者交換意見,并取得平衡后,訂定合理可以遵循的規則。

    中華海運研究學會秘書長包嘉源表示,安全航線畫分本來就是船長出港后就要確定,基本上安全沒有問題,德翔臺北應該是機械故障才導致無法控制。

    他指出,實務面推動會面臨困難,水域是否有必要已強制性規范航行,且法律能否約束,若依現行法規恐也無法可罰,可設航標或航船布告公告危險海域,船隻自然就會離遠,否則如果只有1、2海里差別不大,不如加強安全檢查。

    來源:中時電子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