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至多12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新造船項目預計最早下月敲定,馬士基此前已向中、韓主要船廠詢價,訂單爭奪戰即將全面展開。
據貿易風消息,馬士基正在加速推進6+6艘18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新造船項目,預計合同規模將達25億至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億至199億元),以此計算,每艘船造價在2.08億至2.33億美元之間,預計將于2029年交付。
受地中海航運、達飛海運等全球航運公司接連詢價訂造集裝箱船的影響,馬士基或將面臨船廠船位緊張的額外壓力,因此計劃在年內完全敲定上述至多12艘新造船項目,首批6艘確認訂單或將下月簽訂合同,6艘同型船選擇權也將在年內推進。
更早時候,馬士基已就上述新造船項目向中、韓主要船廠詢價,江南造船、恒力重工、揚子江船業、新時代造船等中國船廠以及韓國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正參與競標。
報道稱,中國船廠對每艘船的報價比韓國低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有觀點認為,由于中韓船廠報價懸殊較大以及韓國船廠積壓訂單量較多,此次訂單極有可能由中國船廠承接。
盡管美國港口費政策這一變數仍存在不確定性,但20000TEU級以下的集裝箱船若無法進入美國港口,可根據需要投入歐洲或亞洲航線。這將為中國船廠成功拿下這份大單增加勝算。
以達飛海運為例,針對中國船舶港口費,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做好充分準備,在USTR公告后的180天寬限期內,已采取必要措施實施適應性應急計劃,目前不考慮對運往美國的貨物征收任何與USTR相關的附加費。
此前,馬士基已向中韓船廠下單至多24艘LNG雙燃料船舶,包括揚子江船業6艘17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2艘9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新時代造船6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韓華海洋6+4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該系列訂單的總造價近40億美元,首批船舶預計將在2028年交付,最后一批計劃在2030年交付。
若上述12艘18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在年內全部敲定,意味著馬士基基本完成其船隊更新計劃下的預定訂單:已簽訂共計60艘船舶的新建/租賃合同,其中50艘為確認訂單、10艘為備選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