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發生一系列自殺事件以及對HII旗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設施的不良評價之后,美國海軍正在采取新的措施以改善(并宣傳)航母艦員在船塢期間的生活條件。
2023年,美國海軍實際征兵人數較目標值相差7500人,這相當于兩艘航空母艦的艦員人數。同時,美國海軍也意識到船廠工作前景對新兵而言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月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新兵將被分配到船廠進行為期4年的服役;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的部分艦員在該艦維修期間被迫在艦艇上生活了近兩年,而其他艦員每天必須通勤長達三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據悉,在喬治·華盛頓號長達六年的船塢維護期間,多達10名艦員自殺身亡,僅在2022年4月就有3名艦員在一周內相繼自殺。其中,大多數艦員的自殺事件發生在船塢內,其根源是食物、睡眠、基本服務和互聯網接入等生活所需難以得到滿足。
自殺事件發生后,美國參議院向美國海軍施壓,要求對其進行相應改革,并更多地考慮艦員在維修期間所面臨的條件。為此,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對紐波特紐斯的艦員生活進行了調查,并提出數十項改革建議,以改善艦員的工資待遇和整體生活質量。
自今年5月份以來,美國海軍特別工作組一直在努力解決基本問題。目前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大修的約翰·C·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的艦員在異地住房選擇、共用房間人員數量、艦上心理保健、娛樂設施、健康食品、醫療服務和無線網絡(盡管最后一項福利仍在評估中)等方面已經明顯改善。
與此同時,總部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Conrad造船廠為美國海軍建造的首艘住宿駁船已于今年8月下水,計劃于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該型駁船全長約46米,寬約12.5米,可容納199人,并為300人提供飲食,旨在為艦艇進港維修和維護期間的美國海軍人員提供臨時住宿。駁船配備醫務室、教室、工作區、洗衣房、儲藏室和休息區,其設計融合了各種功能空間,使船員能夠舒適地工作、睡覺和用餐。
目前,Conrad造船廠正在根據合同為美國海軍建造5艘駁船。這將在美國海軍尋求解決艦艇進港維修和保養期間人員住宿這一長期難題時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