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美國提出新法案,利用盟國船廠建造軍艦

    美國共和黨正在提出一項新法案,首次允許美國海軍把軍船建造外包給外國船廠。如法案通過,標志著美國在應對造船業衰弱問題上的一次重大政策調整。

    據報道,2月5日,參議員Mike Lee(共和黨-猶他州)和參議員John Curtis(共和黨-猶他州)提出了《確保海軍戰備法案》(Ensuring Naval Readiness Act),該法案將允許美國海軍在盟國造船廠建造軍艦。

    法案規定,美國海軍可以將造船工程承包給北約成員國或與美國簽有共同防御條約的印太國家的船廠。前提是,這些盟國船廠必須提供比美國船廠更低的價格,并且不能由中國擁有或資助。

    除了該法案,參議員們還提出了《確保海岸警衛隊戰備法案》(Ensuring Coast Guard Readiness Act),該法案允許美國海岸警衛隊與盟國船廠合作,“在不損害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采購新船。

    自1920年以來,《瓊斯法案》要求在美國港口之間運營的民船必須在美國國內建造。1965年和1968年,《伯恩斯-托勒芬森修正案》(Byrnes-Tollefson Amendment)進一步規定,美國軍艦只能在美國造船廠建造。

    近年來,隨著中國海軍艦隊規模逐步擴大,同時美國造船能力不斷萎縮,相關擔憂不斷加劇,這促使立法者放寬了一些限制。在參眾兩院共和黨方面的支持下,該法案有通過可能性。

    擬議中的立法將為韓國造船業創造新的機遇。在美國的盟國中,只有韓國和日本擁有大規模建造海軍艦艇的能力。在贏得大選之后,特朗普提及了韓國于海軍及商業造船領域所具備的專長,并著重強調了在船舶維護、修理以及出口等方面展開密切合作的必要性。韓國媒體普遍將此歸結為華盛頓向韓國尋求造船支持。

    日本的造船業已經衰落,其全球市場份額已降至4%左右,而韓國具備短時間內交付大型軍艦的能力,如相關法案通過,最大的受益方將是韓國三大船企——HD現代、韓華海洋和三星重工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美國海軍計劃將其艦隊規模從2024年的295艘艦船擴大到2054年的390艘艦船,退役老舊艦船并引進364艘新艦。預計總費用為1.075萬億美元。韓媒表示,如果這批大訂單的一部分給了韓國船廠,將出現 “前所未有的新市場”。

    在特朗普當選之前,韓國船廠就已經開始進軍美國市場。2024年8月,韓華海洋成為首家獲得美國海軍維護、修理和大修(MRO)合同的韓國造船企業。該公司還在2024年底完成了對美國費城造船廠的收購。另一家韓國船企HD現代重工則計劃到2030年將其海軍造船業務擴大兩倍,達到75億美元。

    相關法案在媒體公布當日,韓國三大船企股價大幅上漲。HD現代重工股價上漲15.36%,韓華海洋股價上漲15.17%,三星重工股價上漲 5.98%。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