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三大造船巨頭(HD現代、韓華海洋、三星重工)已手持多年訂單,在船塢飽和的情況下,計劃將部分新訂單外包到海外建造。
據預測,造船業的火熱行情還將持續數年,韓國船廠計劃在本土專注于建造高收益船舶,同時將可采用標準化技術建造的船舶外包給國外合作伙伴,以優化資源配置,應對持續增長的訂單需求。
韓華海洋上月應印度政府邀請,對印度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訪問交流,期間參觀了Swan Industrial旗下船廠、科欽造船廠(Cochin Shipyard)、印度斯坦造船廠(Hindustan Shipyard)和L&T造船廠。此前,印度政府曾于去年年底派遣由主要造船廠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韓國,尋求與韓華海洋、HD現代和三星重工在造船和維修領域的合作。
韓華海洋預計今年新接商船訂單將保持三年的工作量。2024年,該公司在商船領域獲得近40艘船舶訂單,包括19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6艘集裝箱船、8艘油輪和5艘液化石油氣(LPG)運輸船。韓國造船業預測,2025年,該船企的商船訂單量有望進一步增長。得益于特朗普政府推動擴大LNG出口以及美國對華制裁收緊,這些因素可能促使更多LNG運輸船和集裝箱船訂單流向韓國。
目前,韓華海洋巨濟船廠的船塢已滿負荷運轉,因此該公司正在考慮將部分訂單轉移至印度船廠生產。然而,印度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仍是關鍵變量。目前,印度船廠主要專注于中小型船舶建造,尚不具備直接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印度代表團此前訪韓尋求合作,表明其對韓國造船廠技術轉讓的期待。
三星重工則選擇將部分訂單外包至中國。2024年10月底,該公司將希臘船王George Procopiou訂購的4艘蘇伊士型油輪(價值約3.33億美元)委托給舟山太平洋海工建造。三星重工負責新船設計、保函、設備和材料的采購,舟山太平洋海工則利用當地設施和工人進行建造。
三星重工目前手持訂單的工作量超過三年,2024年其年度訂單目標為98億美元,其中造船業務的目標為58億美元。據悉,該公司計劃將重點放在高收益船舶上,同時擴大油輪和集裝箱船的分包業務。
韓國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三星重工選擇中國船廠作為外包合作伙伴,主要基于其業務不涉及海洋防務領域;而韓華海洋和HD現代則因參與美國軍艦項目,會傾向于與印度或東南亞的船廠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