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馬士基宣布,與印度科欽造船廠有限公司(Cochin Shipyard)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MoU),旨在探索在印度開展船舶修理、維護和建造的合作機會。
馬士基表示,此次合作正值航運業預計將面臨全球范圍內修船廠產能限制的關鍵時期。“這一伙伴關系標志著印度朝著成為一流海事服務中心邁出了戰略一步”。根據諒解備忘錄,馬士基將憑借其作為全球船隊需求方的專業知識,增強科欽造船廠的能力,主要聚焦于集裝箱船的維護、修理和進塢作業。
馬士基船隊管理與技術主管Leonardo Sonzio表示:“當下,全球海上貿易穩步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們與科欽造船廠展開合作,這充分展現了我們強化印度海事基礎設施的決心。馬士基計劃于2025年在科欽造船廠進行首艘船的修理,這將開啟我們設想的長期合作。”
科欽造船廠執行董事Rajesh Gopalakrishnan稱,“這一合作關系是科欽造船廠作為印度領先修船廠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馬士基的全球專業知識與科欽造船廠的能力相結合,將有助于我們在全球船舶修理和建造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
該諒解備忘錄涵蓋的合作領域包括:技術專長共享,以實現船舶維修的全球標準;探索船舶修理、進塢和新造船機會;開展聚焦于負責任實踐的聯合培訓項目;為科欽造船廠員工和馬士基海員制定技能發展計劃。
根據備忘錄,雙方合作初期將專注于7000TEU以下船舶的水上修理和4000TEU以下船舶的進塢修理,并隨著船廠能力增強擴大船型范圍。
馬士基稱,此次合作與印度政府近期的政策保持一致。印度總理莫迪已提出“2047年造船強國”目標,計劃在2030年躋身全球十大造船國行列,2047年成為全球前五的造船強國。
印度政府在2025-2026年度的聯邦預算中,提出了建立造船和修船集群,以及設立一個2500億盧比(29億美元)的海事發展基金,用于為造船和修船業提供長期融資。
為了進一步激勵船舶行業,印度還將為船東拆船提供40%的廢鋼價值補貼,補貼以信用票據形式發放,這些信用票據可以抵銷在印度船廠建造新船的部分費用。此外,造船和拆船業務所需物資的進口稅豁免將再延長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