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大連出臺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

    大連日報消息,近日,大連市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配套產業發展大會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發布《大連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該政策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旨在推動我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全產業鏈生態。政策內容包括:

    • 支持船舶海工產業提質升級

    鼓勵船舶海工領域企業圍繞“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謀劃儲備重大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國家政策性資金支持,推動船舶產業提質升級。

    對船舶海工領域上年度認定的符合條件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支持船舶海工領域制造業中小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等進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的項目,符合條件的予以支持。對上一年度項目設備、軟件和技術投入(含融資租賃設備)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照不超過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

    支持船舶海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符合條件的船舶海工領域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按照《大連市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有關規定執行。對新認定的市級新型研發機構,按照前三年實際研發投入不超過30%比例給予補助,最高300萬元。

    支持船舶海工領域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在連高校院所向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簽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或作價投資合同,按照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或相關股權進行折算的金額給予高校院所最高8%獎勵,單項最高不超過50萬元。企業吸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簽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或作價投資合同,按照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或相關股權進行折算的金額給予企業最高15%補助,單項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聚焦船舶海工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對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企業,按照國撥經費到賬并由承擔單位實際使用金額給予最高20%補助,項目執行期內補助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相關領域龍頭企業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對市級“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項目,按照項目實際自籌研發費用支出不超過30%給予補助,最高1000萬元;對市級重點科技研發計劃項目,按照項目研發經費投入額不超過3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

    • 支持船舶海工產業配套能力提升

    鼓勵船舶總裝制造企業加強區域配套,將配套上下游企業納入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標準管理,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建立集中采購、長期采購機制,提升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形成穩定的船舶配套產業聯合體。

    鼓勵船舶海工領域配套企業投資我市,對設備類新增投資項目,按照項目新增投資給予一定比例補助;在投產后給予3年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補助。

    對從事船舶海工領域相關生產經營的企業,租賃閑置廠房且租賃期較長的,結合對產業發展帶動作用及市場需求,在租賃期內給予租金獎勵;對購買或以兼并重組方式盤活閑置廠房,在投產后次年度一次性按照資產交易額一定比例給予競買資產或股權投資獎勵。

    對引進船舶海工產業配套項目的我市企業,由項目所在地政府給予企業獎勵。對成功落地內資項目和外資項目,分別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和實際到位注冊資本金給予一定比例獎勵。
    鼓勵各地區積極探索土地使用權入股相關政策,約定相應利潤分配和股權退出機制,支持配套企業發展。

    鼓勵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旅順口區、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普蘭店區等地區,制定出臺具體政策措施支持本地區船舶海工配套產業發展。

    • 支持要素保障水平提升

    圍繞“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對船舶海工以及配套企業實行優先保障,相關項目合理用地需求由市級統籌保障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鼓勵各地區按相應標準,提供滿足承載力需要和配套條件的項目用地。

    在優化航道資源、確保通航安全條件下,按照全市岸線資源統一規劃要求,優先將岸線資源配置給大型船舶海工企業發展高技術船舶制造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項目。支持船舶總裝企業泊位對外開放,協調口岸查驗單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發揮政府引導母基金作用,研究設立船舶海工產業相關子基金,支持船舶海工產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船舶行業特點創新產品服務,加大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組織銀企合作對接活動,積極為船舶海工和配套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鼓勵引進國內外船舶海工領域人才,按照“興連英才計劃”,在安家落戶、子女入學、健康管理等方面予以保障。對符合條件的船舶海工領域人才,購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放寬戶籍、社保、家庭人均住房面積等限制條件,租住國房集團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相關租金減免。

    鼓勵船舶海工領域企業面向新錄用職工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多種形式職業培訓,按規定給予最高6000元/人標準職業培訓補貼。支持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大連技師學院等職業院校加強船舶工程技術、焊接加工、機電一體化等船舶海工特色專業建設,加強校企合作,探索建設校企實訓基地。充分依托省內高校資源以產業融合共同體及博士后科研平臺等方式,為船舶海工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充分發揮大連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推進工作專班作用,加強船舶海工產業組織領導,強化創新要素資源保障,市區聯動、形成合力,積極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企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推動船舶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