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媒體報道,上個月,位于雅典附近的斯卡拉曼加斯船廠(Skaramangas Shipyard)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修理一艘大型油輪的船艏,錘子的敲擊聲與焊接的火花交織在一起。附近的干船塢中,其他船只也在排隊等待維修——曾經閑置的船廠如今重新煥發活力。
一年前,斯卡拉曼加斯船廠還是一片冷清,仿佛在提醒人們希臘從2009年到2018年經歷的長期債務危機。數十年來,由于政府所有權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這家船廠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如今該船廠正迎來復蘇。
從事噴砂和油漆工作的工人Theodoros Evagelou感慨道:“現在這里又恢復了生機。多年來,我一直在為找工作而掙扎。”
轉變始于去年,航運大亨George Prokopiou從政府手中收購了該船廠。此后,船廠重新煥發活力,成為希臘經濟全面復蘇的一部分。希臘政府已逐步剝離了在救助時期持有的銀行股份,以及主要機場和高速公路等關鍵基礎設施的股份。
在總理Kyriakos Mitsotakis的支持下,希臘還出售了其在埃萊夫西納(Elefsina)和錫羅斯(Syros)船廠的股份,吸引私人投資者重返修造船業。這一舉措具有戰略意義,因為希臘船東現在更傾向于在國內維修船只,而非前往土耳其、亞洲或羅馬尼亞尋求服務。
盡管希臘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隊(約5500艘船),但幾十年來,希臘船廠在國際競爭中一直處于劣勢。此前的私有化努力屢屢受挫,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轉變。
斯卡拉曼加斯船廠首席執行官Miltiadis Varvitsiotis表示,2024年該廠已為37艘船舶提供服務,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翻一番。這一增長反映了更廣泛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數據,希臘的船舶維修量從2013年的330艘激增至去年的近700艘。
船廠的復興對希臘經濟產生了顯著影響。收購了兩家船廠的ONEX Shipyards and Technology(ONEX)公司所有人Panos Xenokostas指出,該行業對希臘GDP的貢獻已翻倍,達到1.5%,未來五年內這一比例將提高到2.5%。
Xenokostas的船廠年維修量已從過去十年的幾十艘激增至2024年的220艘。此外,Xenokostas還計劃將業務擴展到船舶、鉆井平臺的建造,以及LNG運輸船的維修領域。
海運專家和航運金融家George Xiradakis表示:“船廠的蓬勃發展正在使希臘重新成為地中海地區重要的維修中心。雖然希臘無法與土耳其和亞洲的大型船廠競爭,但仍可以在市場上占據相當大的份額。”
歷史上,希臘曾是造船和修船強國,尤其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后,造船業開始衰落,當時由于經濟低迷,希臘大部分船廠被收歸國有。如今,船廠的復蘇為雅典西部的工薪階層社區帶來了新的生機,許多船廠就坐落于此。
在沿海城鎮佩拉馬,聚集著一批大型船廠的分包商。就在十年前,該地區的失業率高達40%。如今已大幅下降,以至于企業難以找到足夠的熟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