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海事業脫碳進程與中國船舶工業最新發展狀況

    一、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025年,我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三大造船指標在合理區間波動,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領先,船舶出口金額保持小幅增長, 骨干船舶企業生產狀態良好,效益指標大幅增長。世界船舶工業在全球海事 業脫碳進程加速的帶動下,正處于新一輪上升周期。

    ( 一)三大造船指標一升兩降

    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量241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5%;新接訂單量44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 18.2%。6月底,手持訂單量2345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6.7% 。

    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9.6% 、89.5%和93.2% 。

    (二)船舶出口金額保持增長

    上半年,我國船舶出口金額按人民幣計1760.4億元,同比增長20.0%。按美元計約合245.0億美元, 同比增長18.6% 。

    (三)收入利潤實現穩步增長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7.6億元,同比增長20.8%;實現利潤總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72.6%。營業收入利潤率9.71% 。

    二、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 國際市場份額全面領先,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上半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1.7%、68.3%和64.9%,以修正總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7.2%,64.0%和57.6%,繼續保持全球領先。骨干船企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分別有6家、6家和6家企業位居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

    202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標市場份額

    (二)高端化智能化成效顯著,船海產品體系不斷豐富

    上半年,我國船企交付了全球最大雙燃料動力9200車位汽車滾裝船、8.5萬噸全球最大專業紙漿運輸船、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等一批高端化、智能化新裝備。海洋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全球首艘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全球首艘自航封閉式三文魚養殖工船 “蘇海1號 ” 等正式交付,標志著中國開始邁向三文魚深遠海養殖新時代。我國3000噸級浮標作業船 “向陽紅17” 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進一步提高我國浮標保障能力。

    (三)綠色低碳化加速推進,全球首制裝備不斷交付

    近幾年, 在全球海事脫碳進程的影響下,LNG、甲醇動力等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 氨燃料預留、 氫燃料電池等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我國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68.8%,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風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船、大功率氫電混合動力全回轉拖輪、安裝海上碳捕集和封存裝置的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純氨燃料內燃機動力示范船舶等一批全球首制綠色裝備投入運營。全球最大700箱純電動力集裝箱船、全球最大5400馬力純電拖輪、國內首艘500千瓦氫燃料電池動力船等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

    ( 四)船企生產效率不斷提升,企業效益持續向好

    上半年,骨干船企堅持“保交船、快交船、交好船”的工作理念,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完工量按修正總噸計算增幅高于載重噸8.2個百分點。同時,影響企業效益的市場環境均在高位保持小幅震蕩走勢,企業效益持續向好。船用20mm規格鋼板價格與年初基本持平,6mm規格上漲3%。克拉克森新船價格指數高位盤整在187點上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18-7.35的區間內波動。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9.71%,創歷史新高。

    (五)我國船舶工業正處于高度景氣區間

    上半年,中國造船行業景氣指數(CPI)161點,比一季度增長5點,指數創歷史新高,行業正處于高度景氣區間。從具體指標來看,手持船舶訂單量、新船價格指數、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利潤率等指標創歷史新高;克拉克森綜合運費指數和產能利用率指標繼續保持高位。先行指標和同步指標的快速增長推動CPI連續上漲。

    三、展望和預測

    回顧2025年的發展,中國船舶工業頂住了外界的壓力、迎難而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沖突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仍將存在,全球經濟和航運業的增長仍面臨較大挑戰和較強的不確定性。但全球海運業的綠色化發展的趨勢不可逆,這將對新造船市場將產生重要支撐作用。預計2025年全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將在5100萬載重噸左右,新接訂單量比上年略有下降,手持訂單量繼續保持在2.3億載重噸以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譚乃芬)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